搜索

义乌商报:注意!有种视力下降不是眼病

发布日期:2022-02-21    访问次数:


“我又能看清楚了!”近日,久违的笑容再次绽放在李奶奶的脸上。不过她还是没完全明白,为什么自己的“老花眼”被神经外科的医生治好了。

家住温州的李奶奶今年81岁,近4年来感觉视力逐渐下降,起初以为是老花眼,并没有过多关注。但随着年龄增长,她逐渐出现视物模糊、重影和光感下降的症状。近半年间,她甚至只能通过听声音、凭感觉来辨别家人了。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刚刚吃完早餐的李奶奶感到一阵恶心,随后是天旋地转的眩晕。家人赶紧带她到当地医院就诊,头部CT检查显示颅内鞍区有一个直径接近3厘米的病变。李奶奶的大儿子吴先生在义乌工作,听到消息后,他连夜将母亲送到浙大四院就医。

医生为李奶奶做了详细检查。此时,她的左眼视力几乎完全丧失,光感消失,右眼视野缩窄。颅内影像显示,患者鞍区垂体瘤已达2.6厘米×2.1厘米,向上压迫视神经,所以引起视力急剧下降,必须快速解除压迫,否则损伤的视力将很难恢复。

浙大四院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张建民教授和郑海燕副主任医师为李奶奶制订了手术方案。术后第3天,李奶奶的视力开始恢复,之前一团团的人影逐渐清晰起来。医生表示,随着受压视神经的慢慢恢复,视力还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郑海燕介绍,垂体是位于大脑底部的一个豌豆大小的器官,是人体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总司令部”,负责调控身体中对应的器官或组织功能,例如甲状腺、肾上腺、卵巢等。垂体瘤是起源于垂体的一类良性肿瘤,但随着垂体瘤体积变大,会进一步压迫周围神经和血管,引起视力下降、头晕恶心等症状。面对视力问题,一些老年患者很容易自认为是老花眼、白内障等眼疾,要么一直在眼科就医诊治,要么索性就不去医院检查,认为这是年纪大的“自然现象”。可以说,视力视野问题是垂体瘤患者非常容易忽视、也是临床患者就医很常见的症状。

医生提醒,由于垂体瘤是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因此往往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根本无法察觉到病情的变化。其实,除了视力下降,其他一些“蛛丝马迹”也可以帮助避免漏诊:生长激素过多,导致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造成脂肪分布异常,导致背部、面部的脂肪覆盖较多引起外观改变,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等;某些激素分泌不足,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电解质紊乱或精神异常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或体征,建议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全面评估,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通讯员 杨帆 全媒体记者 柳青

新闻链接:http://szb1.ywcity.cn/content/202202/21/content_205243.html


医院地图 | 关于我们 | 隐私安全 |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医院地址:浙江省义乌市商城大道N1号
电话总机:0579-89979999 传真:89935555 邮编:322000
Copyright@ 2018. 版权所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Email:
Designed by Wanhu浙ICP备1401660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49号